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章

文章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发布人: 日期:2007-03-07 00:00浏览次数:3768点赞次数:4
湛江开大,湛江开放大学,湛江市财政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湛江电大,中专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成人大专,成人本科,官网,教育部电子注册,国际学历绿卡。湛江开放大学(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三十年来...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类专科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中,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

  “知道”即要一般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本课程设五篇十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第三章 计划
  第四章 目标管理
  第五章 预测
  第六章 决策
  第三篇 组织与人事
  第七章 组织概述
  第八章 组织结构
  第九章 人员配备
  第四篇 领导与激励
  第十章 领导
  第十一章 激励
  第五篇 控制与协调
  第十二章 控制的基础理论
  第十三章 控制技术与方法
  第十四章 协调
  二、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为5学分,课内学时为90,每年春季学期开设。暂定电视授课5学时,实验5学时,作业2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序号
内 容
课内学时
序号
内 容
课内学时
1
管理与管理学
6
9
人员配备
6
2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6
10
领导
6
3
计划
6
11
激励
6
4
目标管理
6
12
控制基础理论
6
5
预测
6
13
控制技术与方法
6
6
决策
6
14
协调
6
7
组织概述
6
15
复习
6
8
组织结构
6
3
合计
90

三、多种媒体的教材

  1、文字教材

  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要求教材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概念准确,论证清楚,案例应用恰当,适合以自学为主的成人教育,体现电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辅助教材包括学习指导书和学习参考资料,它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二是连接主教材和录象教材的媒介;三是自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它包括作业、案例分析、复习指导等。

  教材形式可以采用分立型(即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分开编写),也可以采用合一型(即主教材和辅导教材合在一起编写)。

  2、录象教材

  3+2(2节复习课)学时,它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拟采用专题与案例讲授模式,以篇为单位,设有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作业讲评等,每篇各自独立,可分可合。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到教学形式的形象、生动、直观、简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 其他教学手段

  主要是期刊辅导,以帮助学生自学为目的,指出学习要求和重点内容,适当阐释难点问题,提供必要的练习思考题,如需要可以不定期地发布教学信息、作业等。

  四、教学环节

  1、电视课

  这是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以精讲课程中重要知识点为主,并分析案例、归纳重点、学习方法提示等。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收看。

  2、自学

  自学是学员重要的学习手段,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对象,学员应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

  3、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由地方电大老师担任,不少于27学时。各地辅导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文字、音像教材,熟悉掌握课程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讲解重难点问题、分析典型案例、讲评作业等方式,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业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建议不少于三次作业,文字教材和期刊上将提供必要的作业题,由辅导教师负责布置,学生认真完成,辅导教师进行讲评。

  5、实验(或实习)

  本课程安排9学时实验课,各地辅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或几次具体的管理活动。

  6、 考核

  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本课程的考核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目类型大致采用填空、选择、案例分析、简答、论述等形式。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一、管理的及其起源
  二、管理的性质
  三、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人事、激励、协调
  二、管理的作用
  第三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1、知道管理的产生过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2、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管理的作用。
  3、理解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及霍桑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三、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经验学派
  三、系统管理学派
  四、决策理论学派
  五、管理科学学派
  六、权变理论学派
  第五节  现代管理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
  二、企业文化
  三、学习型组织
  四、企业再造
  教学重点: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知道古典管理理论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的主要内涵,了解中国现代的管理思想。
  3、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
  第三章 计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二、计划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计划的种类  
  一、按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分类
  二、按企业管理职能分类
  总体计划、部门计划(职能计划)
  三、按计划的内容分类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四、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
  第三节  计划工作的程序
  一、机会分析
  二、确定目标
  三、编制计划的前提
  四、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五、评价各种方案
  六、选择方案
  七、编制派生计划
  八、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第四节 编制计划的方法
  一、滚动计划法
  二、网络计划技术法
  三、线性规划法
  教学重点:计划工作的程序及编制计划的方法。
  教学要求:
  1、知道计划的目的及其种类。
  2、了解计划工作的特征和程序。
  3、理解并掌握编制计划的方法。
  第四章 目标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目标的确立
  一、目标的含义
  二、目标的特征
  三、确定目标的原则
  第二节 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二、目标管理的产生
  三、目标管理的发展
  第三节 目标管理的应用
  一、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及评价
  教学重点: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教学要求:
  1、知道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目标的含义及性质,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3、理解并掌握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第五章 经济预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测的含义及其类型
  一、预测的含义和作用
  预测、经济预测
  二、预测的类型
  第二节 预测的程序与方法
  一、预测的程序
  二、预测的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三、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预测的方法。
  教学要求:
  1、知道预测的类型。
  2、了解预测的含义及其基本步骤。
  3、理解并掌握预测的方法。
  第六章  决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的作用与原则
  一、决策的含义及作用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决策程序
  一、确定决策目标
  二、拟定备选方案
  三、评价备选方案
  四、选择方案
  五、实施方案
  第三节  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特尔菲法、哥顿法和其他方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教学重点:定性决策方法与定量决策方法。
  教学要求:
  1、知道决策的作用与原则。
  2、了解决策的含义,了解并掌握决策的基本程序。
  3、理解并掌握决策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
第三篇  组织与人事
  第七章  组织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的含义及作用
  一、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组织的类型及组织工作原则
  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组织工作原则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及组织工作原则。
  教学要求:
  1、知道组织的作用。
  2、了解组织的含义及组织的类型。
  3、理解组织的工作原则。
  第八章  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  组织结构形式
  一、直线制组织结构
  二、职能制组织结构
  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四、控股型组织结构
  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六、矩阵制组织结构
  七、多维立体组织结构
  第三节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一、管理幅度
  二、管理层次
  第四节  集权与分权
  一、集权与分权
  二、授权
  三、部门的划分
  教学重点: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教学要求:
  1、知道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与内容及部门划分的方法与特点。
  2、了解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含义以其影响因素。
  3、理解并掌握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合理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确定;理解分权与集权的性质及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划分原则。
第九章  人员配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员配备概述
  一、人员配备的任务
  二、人员配备的程序
  三、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二节  管理人员的选聘
  一、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
  二、管理人员的来源
  三、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四、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考评
  一、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二、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三、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节  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
  二、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
  三、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考评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及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教学要求:
  1、知道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了解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及培训方法。
  3、理解并掌握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
第四篇  领导与激励
  第十章  领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实质与作用
  一、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的权限
  三、领导的作用
  第二节  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
  一、领导理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
  二、领导方式
  第三节  领导者素质及领导班子构成
  一、领导者个人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领导班子的构成──年龄构成、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和专业构成
  第四节  领导艺术
  一、领导决策的艺术
  二、合理用人的艺术
  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
  教学重点:领导理论,领导者的素质、领导方式及领导艺术。
  教学要求:
  1、知道领导工作的作用,领导班子的构成。
  2、了解领导的含义及实质,领导方式的类型。
  3、理解并掌握领导理论,领导者的素质以及领导艺术。

第十一章  激励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
  二、激励的作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理论
  第三节  激励手段和激励方法
  一、物质激励
  二、精神激励
  三、职工参与管理
  四、工作丰富化
  教学重点: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及激励方法。
  教学要求:
  1、知道激励过程与激励模式。
  2、了解影响激励的因素,了解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理解并掌握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及激励方法。
第五篇  控制与协调
  第十二章  控制的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的基本内容
  一、控制的含义
  二、控制的类型
  三、控制的内容
  第二节  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控制的原则
  二、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控制的基本过程
  一、制定控制标准
  二、衡量工作绩效
  三、纠正偏差
  教学重点:控制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过程及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则。
  教学要求:
  1、 知道控制的类型;
  2、 了解衡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了解控制的基本内容及过程。
  3、 理解控制的标准;理解并掌握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则。

第十三章  控制技术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意义
  二、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节  预算控制
  一、 预算的含义
  二、 预算的种类
  三、预算控制的一般程序
  四、零基预算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 成本控制的含义
  二、 成本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控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控制的三种方法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2、理解质量控制、预算控制、成本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十四章  协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协调
  一、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二、协调的原则
  三、协调的内容
  第二节  冲突的协调
  一、冲突的含义及其二重性
  二、冲突的分类
  三、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
  第三节 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二、沟通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三、信息沟通方式
  四、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教学重点:协调的原则、内容与方式。
  教学要求:
  1、 知道信息沟通的形式与过程,知道信息沟通的方法与原则。
  2、 了解信息沟通的障碍与克服,了解协调的作用。
  3、 理解并掌握协调的原则以及协调的内容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