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发布人: 日期:2007-07-05 00:00浏览次数:3698点赞次数:0
湛江开大,湛江开放大学,湛江市财政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湛江电大,中专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成人大专,成人本科,官网,教育部电子注册,国际学历绿卡。湛江开放大学(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三十年来...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一、论文成绩评定及填写要求
各试点电大在评定论文成绩时,除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外必须同时给出对应的百分制成绩。百分制成绩对应等级如下:
优 90----100
良 80-----89
中 70-----79
及格 60---69
不及格 59分以下
二、论文封面(见附件一)
必须使用新封面,并按规定填写内容。
三、正文(见附件二)
论文正文紧跟第一页硬皮封面装订.
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
1.目录:单独一页,四号字,单倍行距,无页码;
2.论文:页面设置默认,从正文开始插入页码,双面打印,除内容摘要和关
键词外,正文不少于5000字。
其中:
(1)题目:二号字,黑体;
(2)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的概括,还可以对研究成果作一简单的价值评估。论文摘要应写得简明扼要,一般应控制在200字以内。使用【内容摘要】,为小四号宋体,其后的具体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
(3)关键词:可以看做是一组以词语形式表达的摘要,它比摘要更为简明。所摘出来的关键词必须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使用【关键词】,为四号宋体,其后有三至五个关键词,为四号宋体。
(4)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文中凡是另起一段的,前面均需空二个字,即四个空格键,大标题和小标题前也一样,且后面不能写正文,正文需另起一段。
大标题:如“一、二、三、”,使用三号字宋体、加粗,如: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
小标题:如“(一)(二)(三)”,使用小三号字宋体、加粗,如:
。。。。。。。。。。
尾注:正文引用他人文献或对文中某些内容做注释的一律使用尾注;请放置在文章的最后,使用格式为:①、②、③式样、小五号字,使用连续编号。例:
①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②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二版10页。
③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
④李四:《xxxxxxxxxxx》,2005年12月15日,xx网,http://www.gdrtvu.edu.cn。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论文最后一页。
参考论著的须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别。例: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第二版
参考论文必须包括作者、论文题目、杂志名称(用书名号)、出版年份、期别。例:
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参考报刊文章的须包括作者、题目、报刊名称(用书名号)、时间(必须包括年月日),例:
李四:政府与社会保障: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2月5日。
参考网络资料的须包括作者、论文题目、日期、详细网址。例:
李四:《xxxxxxxxxxx》,2005年12月15日,xx网,http://www.gdrtvu.edu.cn。
四、白皮封面(名称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评审表”)(见附件三)
白皮封面(名称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评审表”)装订在正文后面(并要求填写)
五、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见附件四)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由学生填写,内容是关于论文写作过程的总结,不少于400字。
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见附件五)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共六栏,填写时至少不低于四次,要求详细记录指导过程。
◆论文装订顺序说明
论文装订请按以上所列附件一至附件五依次装订。
附件一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__________行政管理_____________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
姓 名: 张三
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行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2003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李四 副教授
所 在 电 大: 湛江广播电视大学
2006年 6 月 12 日
附件二 |
目 录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1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据…………………………………………………………………………3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3
参考文献…………………………………………………………………17
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
【内容提要】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市场机制存在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参与社全保障的必然性;政府机制存在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市场机制回归的必然性,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对两种机制进行适度选择。在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应密切结合,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中不同保障项目和具体保障项目的不同环节,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和改善对方的适度选择机制。
【关 键 词】社会保障,政府机制,市场机制,适度选择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在不同国家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选择机制造成的。正因如此,……(四号宋体)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三号宋体、加粗)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四号宋体)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三号宋体、加粗)
市场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必然参与社会保障之中;政府机制存在着“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回归,社会保障中“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扬两者之长(四号宋体)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
|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1. 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 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
4. [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
5. 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6. ……
17 |
1 |
附件三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 目 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适度选择
姓 名 张三 教育层次 本科
学 号 xxxxxxxxx 省级电大 广东电大
专 业 行政管理 分 校 (按实际情况填写)
指导老师 李四 教 学 点 (按实际情况填写)
附件四 |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由学生填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相应的改革和发展。而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正因如此,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如何选择,一直是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研究中争论极其激烈的问题,也成为实践中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调整的中心环节。笔者在此就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各自存在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分析和论证等,谈谈个人的浅见。笔者作为广东省民政局干部,在工作过程当中,深深体会到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应密切结合,以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和改善对方的适度选择机制的重要性。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社会保障方面的文件及汇编,单位同事及相关行内人士也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最后在XXX教师的热心指导下完成了该论文的写作。
…………………….(不少于四百字)
学生(签名): 张三
2005年6月 12日
(可另附页) |
附件五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省级电大 广东电大 分校(按实际情况填写)教学点(按实际情况填写)指导教师 李四
学生姓名 |
张三 |
学号 |
xxxxxx |
专业 |
行政管理 | |
第一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3月3日
指导内容:选题及提纲符合,可写论文. | |||||
第二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4月5日
指导内容:对关键词进行指导、修改,建议用本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作为关键词,对“二、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提出了几点新的意见。 | |||||
第三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4月20日
指导内容:对“………”和“………”观点作指导,从而使思路更清晰明了。 | |||||
第四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5月10日
指导内容:建议对“………”作更详细的论述,并对该内容作出重新调整。 | |||||
第五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5月25日
指导内容:在全文的结构上建议增加“………”,以补充实行“………”的具体实施方法。 | |||||
第六次指导 |
指导时间:2006年6月1日
指导内容: 对全文的结构提出修改意见,在内容摘要、关键词前后加上“【 】”,并对字体、字号、参考资料等提出具体要求,修改后定稿打印。 | |||||